青年,知道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是什麼嗎?
說起這個話題,答案很多。
這些答案都沒有錯,都是孝敬父母的一種方式。
可是,我要說,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孝敬。
這些方式方法,都只是站在我們自身的角度去想問題,然後按照這種問題去實現答案。其實,如果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考慮,就會發現,很多我們想到的固定問題答案,都不是父母最為想要的。
「媽媽對不起...我真的不是故意的...」來自日本的50多歲中年單身男子「松浦晉也」,獨力照顧失智母親好長時間了,龐大的精神壓力,讓他決定把照護者的心情記錄下來,和更多人分享!患者的痛苦會因失智忘記,可是照護者的辛苦,只會越來越沉重...
據《今週刊》報導,面對原本健朗的媽媽,突然變成一個像是完全不認識的人,松浦晉也一度無法承認事實!看著媽媽的腳力逐漸退化、無法控制自己大小便,甚至經常忘記吃過多少東西,有的時候有吃很多,松浦晉也就算有再多的耐心,也都被消耗殆盡。
他分享到,自己每天都在忍耐媽媽像孩子一般任性、無理取鬧的行為!「我總是在晚上6點左右準備晚餐,只要稍微遲一點,母親就會亂翻廚房,把冷凍食品丟得到處都是。」好幾次,松浦晉也被媽媽氣到差點理智斷線。
他在心底極力地阻止自己:「我不可以動手!媽媽那麼瘦弱的身軀,怎麼能承受男生的力道呢?」他無時無刻都在天人交站,甚至冒出可怕的想法,有個聲音告訴他,這個人讓你吃了這麼多苦,你只是給她一點教訓...舉起來,揮下去,就可以甩掉痛苦和壓力。
某天「我和母親彼此拉扯,我一點都不痛,但我知道媽媽一定很痛,我無法阻止我自己。」他後悔地把自己關進房間,發現妹妹傳了訊息過來,立刻把狀況全部告訴她,媽媽轉眼就忘記,可是他不會忘記。
妹妹不怪他,而是幫忙接洽專業的照護員,把媽媽送去短期住宿兩星期,對方在電話中安撫說:「你已經到極限了!我真的覺得你夠努力了。」家人們經過一番討論後,決定把媽媽交給機構的專業人員。
對於照護者而言,看似松了一口氣,卻也反應出更需要被關心的,其實是照護者...松浦晉也坦言,腦子裡仍有許多聲音,不斷質問他:「我只能做到這樣嗎?」、「沒有撐下去是不是我的錯?」,卻同時有種「總算結束了...」的釋然。
照護者背後隱藏的心酸,到底有誰能真正懂呢?
陪伴,才是送給父母最好的愛
周杰倫的歌《外婆》裡有一句歌詞: 「她要的是陪伴,而不是六百塊,比你給的還簡單...」
送給父母最好的愛,就是簡單又直接的陪伴。
你有沒有認真想過,我們到底還能陪父母多久?
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計算公式:
假如一年中,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,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,若父母現在60歲,活到了80歲,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,只有1540個小時,也就是64天。
64天,就是我們以為的來日方長!
看過一個公益廣告,父親年紀太老,記性也越來越差, 在餐桌上偷偷將餃子往口袋裡裝,孩子在一旁想制止,可卻聽他說,孩子喜歡吃餃子,我要留一些給孩子。
從沒有那麼一刻,覺得父母的陪伴如此重要,從沒有這麼一個廣告,看的人心中刺痛。
一個人的幼年時代,是一生中最脆弱的時期,可一個人最艱難的時期,卻是年邁一個人待在家中的日子。有那麼一天,他們終將老去,甚至會變成孩子,希望我們會像他們對待小時的我們一樣——耐心、細心、愛心。
我曾不止一次聽人說起,會因為太忙忽略陪伴父母,但其實陪伴父母有時並沒有必要花費太久的時間,在身邊的時候多一點理解,多一點溝通。趁父母還在的時候,多一點耐心和陪伴給父母,好嗎?
別讓父母一直住在你的通訊錄裡,讓你成為他們倒不了的遠方。
來日真的並不方長,陪伴才是送給父母最好的愛。
長大了,該有點分寸了,不該熬的夜別逞強,不該拿生命去換的錢堅決不要,別人也許不會心疼,但父母會,別拿自己開玩笑,即使你開得起,父母也承受不住。
我們能做的,屈指可數。有些心意,不可等某個日子。
父母在,才有家
你生活的好,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