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64歲身障維修工為父守約40年,「住漏水屋卻捐4千萬白米」 門外「貼滿手寫祝福」靦腆笑:從未忘記爸爸的臨終囑託

安妮 2021/07/19

出身嘉義貧寒農家的何振達,因小時候遭遇一場意外成為輕度肢障,經歷貧窮和殘障的痛苦。長大後,他靠著修腳踏車和經營電子花車維生,雖然賺得不多,住家簡陋、還漏水, 但40年多來,已捐出總價超過4千萬元的白米幫助艱苦人,「阿爸告訴我,只要有能力就要幫助他人,這是我和阿爸一種男子漢的約定。」

嘉義縣溪口鄉的午後時光靜謐純樸,一間簡陋平房的藍色鐵門外,貼了數張寫著「善舉移風」、「惠澤農友」的紅色海報,格外引人注目。

記者造訪時,屋內先是傳來一聲道地台語「等我一下」,不到3分鐘,一位滿頭灰發的男子走了出來,他就是平日以修理腳踏車和經營電子花車為業的何振達。

圖片來源:CTWANT,下同

據《CTWANT》報導,何振達是土生土長的嘉義縣溪口鄉人,自幼家境不好,算上爸媽與3位手足,1家6口當年全靠撿蕃薯過活,一家住的地方則更是簡陋,「以前住的房子,就是古時候娶新娘時搭的棚子,一下雨就會淋濕,連祖先牌位也會沾上雨水,一家六口擠在一張雙人床,連翻身都沒辦法...」

不過也正是從小辛苦慣了,何大哥養成了憨厚、樂天的開朗性格,受訪時還特地換上襯衫和皮鞋, 在鏡頭前笑得好開心。

說起這些年堅持行善的理由,何大哥坦言,是受到父親何火煉的影響,阿爸從小就告訴他,

「只要有微薄的力量,都要幫助他人,因為世上貧窮的人很多!」於是在父親行善的潛移默化之下,何振達自從學會修理腳踏車有能力賺錢後,便開始捐助白米。

64歲的何振達,人稱「阿達哥」,為了受訪,他特地換上襯衫和皮鞋,看來十分體面,阿達哥出生于溪口鄉一個小農村,有4個兄弟姊妹,因為家境清寒,排行老二的他,自有記憶以來,就是靠撿蕃薯過活,

「我以前住的房子,就是古時候娶新娘時搭的棚子,一下雨就會淋濕,連祖先牌位也會沾上雨水,一家六口擠在一張雙人床,連翻身都沒辦法。」

身長在窮苦的環境,阿達哥的父親何火煉卻從小教育他,只要有微薄的力量,都要幫助他人,因為世上貧窮的人很多,因此當阿達哥自學修理腳踏車有一技之能後,他便開始捐助白米,一捐就是40年,總價超過4千萬;

8年前,高齡92歲的何火鏈去世,臨終前告訴阿達哥 「對的事,就要堅持做下去。」這句話深深烙印在阿達哥心中,他泛著淚光地說:「這是我跟阿爸男子漢之間的約定。」

人生在世,一定要行善積德,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。因為人在做天在看,相信好人有好報,好人一生都平安。蒼天有眼,必會眷顧著你。做人一定要行善積德相當重要!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