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說「長姐如母」,25歲的王倩深深體會到了這種艱辛,照顧一個隻比自己小4歲的腦癱弟弟,王倩既當姐姐,又當媽媽。
商業廣場中,忙了一上午的王倩一秒都沒歇,匆匆騎上電動車回到家。弟弟在沙發上縮著,口水流到脖子,媽媽在一旁無動於衷。王倩迅速把弟弟背到衛生間,給他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。
十分鐘的速成麵條是母子倆的中午飯,王倩把飯端到弟弟跟前,像哄小孩一樣道:「王成才,要吃飯啦」,「吃完給你捏捏肩」,弟弟明顯不想合作,把臉埋在沙發裡。「把你背到樓上去看看,好嗎?」,弟弟一聽就往王倩背上爬,120斤的成年男子王倩背著一點都不累。「每天必須要想盡辦法餵飯,他不吃飯就打自己或者我爸」,王倩在頂樓給弟弟餵飯時道。
1996年,王倩出生在大別山深處的小山村裡,父親窮到娶不起媳婦,只能經人介紹和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母親組成家庭。4歲時家裡有了弟弟王成才,不幸的是,弟弟出生僅5個月就被確診為腦癱,父親捨不得放棄兒子,只能帶回家聽天由命。自此,王倩身後就多了個小小的「拖油瓶」。
小時候,爸爸上山砍柴,她背著弟弟跟在身後拾柴,再大點就背著弟弟幫爸爸賣掃帚。冬季的雨雪天,姐弟倆光著身子縮在床腳取暖。幸運的是,王倩還可以讀書,每天5點起床,走一小時山路下山,再走半小時就能看到鄉里的小學。
好不容易國中畢業,在親戚們的反對聲中,她只能去上職業院校。本以為上學就能看到希望,但世事總是不如人意,大二時父親因「腰椎滑脫」急需手術,王倩唯一的依靠也塌了。
家裡所有的重擔都壓在王倩身上,父親要治病,弟弟還要她哄著一起睡,她說當時恨不得分成三個人:「真的很絕望」。後來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,父親在醫院做了手術,家裡也有了像樣的房子。
2017年12月,下班後的王倩接到父親的電話說弟弟不行了,王倩不願意放棄帶著弟弟輾轉五家醫院,都沒有好結果。在最後一次轉院時,王倩背著弟弟走了兩三公里到醫院,腳都磨出血,醫生也被打動,這才安排住院,救了弟弟一條命。
從那以後,王倩就把家人接到六安市區,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人,一月工資4000,她必須存2000,王倩說:「萬一弟弟生病住院,ICU太貴了」。
「如果重新選擇,我還是會選擇家人,如果他們不在了,我想回山裡教書」。王倩自己經歷過苦難,她想把希望帶給更多的人。對於未來的生活,王倩坦言她不會談戀愛,娶她就像娶個累贅,只要被家人需要,照顧好他們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