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,臺灣作詞最好的兩個音樂人是 林夕和 方文山。
當然,這麼說也不是毫無根據。
只要翻翻兩人過往的履歷,大家應該都會被震撼到。
一位是「樂壇天后」王菲的御用作詞人,曾寫出《十年》,《紅豆》,《夕陽無限好》等經典的抒情歌曲。
另一位則是「華語先鋒」周杰倫的神仙搭檔,曾為其寫出《青花瓷》,《菊花台》,《七裡香》等一眾中國風的詞曲。
如果非要爭論一下哪位作詞人更加優秀的話,可能大部分人都會選林夕。
當然,支持著方文山也不在少數,不為別的,就為網上流傳的一句話。
「那個年代,如果沒有周杰倫會很寂寞。但如果沒有方文山,周杰倫會很寂寞」。
所以,就算是為了周杰倫,大家也會瘋狂地支持著方文山。
但其實,除了周杰倫的助力外, 方文山也有自己的傳奇人生。
一、
1969年,方文山出生于臺灣省花蓮縣的一個貧窮家庭。
自他有印象起,家中就非常窮困。
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,很小的時候,方文山就主動地做起了家中的農活。
當然,僅僅是做農活還是減輕不了家中的經濟壓力。
為了能讓自己的父母輕鬆些,方文山上小學的時候,就兼職撿起了廢品。
但因為家中孩子眾多的緣故,方文山賣廢品的錢也是杯水車薪。
或許是因為經常撿廢品的緣故,方文山的成績很差。
每次只要老師按排名公佈成績,他永遠是最後幾個被叫到。
不過方文山成績差歸差,但他一直都得到了語文老師的偏愛。
因為他的作文寫得非常好。
很多時候,在同學們還在糾結怎麼下筆時,他已經快把文章寫完了。
無疑 ,方文山是非常有文學天賦的。
同樣地,他也很喜歡文學。
不過他最喜歡的,還是拍電影。
可是誰知道,命運就這麼捉弄人呢?
很想要成為大導演的方文山,在成年後不僅沒實現他的夢想。
相反,他還被現實狠狠地打擊到了。
二、
小學畢業後,因為整體素質太差,方文山被父母送去了職業學校,開始學習技術。
本來,父母是這麼想的: 「如果學習不行也沒關係,練好一門技術,以後能夠養活自己就好了。」
但是誰知道,方文山還是想要成為一名大導演。
在職業學校的這幾年,方文山並沒有認真去學技術。
相反地,他悄咪咪地開始博覽群書,「投資」起了文學。
而這一「投資」,就是十幾年。
從職校畢業後,方文山沒有立刻進入工作。
在糾結多次後,他選擇了服兵役,當軍人。
就這樣,方文山成為了一名負責在辦公室接聽電話的資訊兵。
眾所周知,資訊兵是很輕鬆的。
他們並不需要天天訓練,只要在閒暇的時間接聽幾個電話就好了。
在這樣輕鬆休閒的日子下,方文山不停地讀書。
那個時候,不管是外國名著還是中國古詩詞,方文山都有涉獵。
多年之後,他曾公開說道: 「閱讀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事情」。
儘管讀書讓方文山的眼界有了飛速地提升,但在那時,他的生活還是非常地貧苦。
為了讓自己能在臺灣好好地活下去,無奈之下,方文山只好暫時擱置自己的夢想,去紡織廠做起了工人。
就在大家以為方文山終于敗給了現實之時,沒過多久,他又辭職了。
三、
離開紡織廠後,方文山又從事了很多工作。
他當過司機,做過安裝工人,成為過防盜系統的技術人員。
甚至為了生存,他還賣過報紙。
沒一種工作方文山都幹不了多久,有人會疑惑方文山為什麼要這麼頻繁地換工作。
其實,方文山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。
那個時候,他為了生存而工作,但內心一直有一個夢想,成為一名導演。
在他看來,如果要實現自己的夢想,就一定要多體驗生活。
在自己閒暇的時候,方文山專門跑到了編劇學校學習。
在不懈的努力下,終于拿到了編導證。
本來,方文山以為,拿到編導證後自己就可以當導演了。
可是誰能想到,方文山還是想得太輕鬆了。
其實就算拿到了編導證,他也當不上導演。
因為做導演,不僅是看個人能力,還要有人脈和資源。
方文山既沒有人脈,也沒有資源,當導演簡直是天方夜譚。
四、
發覺自己一時無法成為導演,方文山開始寫歌。
他想寫歌賺錢,來實現自己的導演夢。
于是,他熬了無數個通宵,寫下了一百首歌。
然後,把這一百首歌裝訂成冊,給臺灣100家唱片公司郵寄了過去。
萬事俱備,只用等著唱片公司回復就好了。
本來,方文山自我感覺非常良好,然而左等右等沒有消息,就如石沉大海。
就在他不抱如何希望之時,一家鼎鼎大名的公司,為他敞開了大門。
這個公司,就是吳宗憲的阿爾法唱片公司。
一天中午,方文山接到了吳宗憲給他打來的電話,電話裡只說8個字 :「你可以來公司試試。」
就這樣,短短的8個字,徹底改變了方文山的人生。
不過那個時候,方文山並未意識到,這會是自己輝煌人生的起點。
他只是單純地想著,自己終于離夢想近了一步。
進入阿爾法唱片公司後,方文山並不是立刻就成為了頂樑柱。
相反,在很長的一段時間,他都是在坐「冷板凳」的。
不過那個時候,方文山應該也不寂寞。
畢竟除了他自己坐「冷板凳」外,還有一個其貌不揚的青年同樣坐著「冷板凳」。
而那個少年,就是周杰倫。
在剛進公司時,周杰倫和方文山一樣,都是不受重視的小可憐。
然而這兩個「小可憐」,誰也看不上誰。
周杰倫看不上方文山,他覺得方文山長得醜,一把年紀了,還跟他一樣坐「冷板凳」。
方文山看不上周杰倫,他覺得周杰倫很傲,每次看人都是仰著鼻孔看人的。
可是誰知道,就是這麼兩個互相看不慣對方的人,日後竟然還成為了好搭檔。
其實說起兩人的和解,也很有意思。
雖然最開始,兩人是互相厭棄的。
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,兩人開始有了交流,他們的誤會就這麼慢慢地解開了。
不得不說,男孩子的友誼還真是神奇。
真的是聊一聊天,什麼都解決了。
或許是兩人都敞開了心扉的緣故,沒過多久,兩人就好得可以同穿一條褲子了。
隨著友誼的加深,兩人也做了一個決定。
那就是,他們要開始合作共贏了。
就這樣,周杰倫和方文山走上了一個人作曲唱詞,一個人寫詞作曲的快樂道路。
五、
2001年,方文山為周杰倫首度作詞。
在周杰倫的首張專輯《JAY》中,方文山為其中的歌曲《娘子》貢獻出了自己的首秀。
憑藉著這首歌,方文山成功提名第十二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。
2003年,古風歌《東風破》橫空出世。
「誰在用琵琶彈唱,一曲東風破。楓葉將故事染色,結局我看透。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。」這一段美詞更是成了人人哼唱的流行樂曲。
憑藉著這首唱作的中國風樂曲,方文山獲得第四屆百事音樂風雲榜年度港臺及海外華人最佳作詞。
除了為周杰倫作詞外,方文山還賺起了「外快」。
同年,他為孫燕姿創作的歌曲《直來直往》。
憑著這首歌,方文山獲得第三屆香港音樂風雲榜港臺年度最佳填詞獎 。
2004年,方文山更是趁熱打鐵,才氣四溢。
創作了歌曲《七裡香》。
其中的歌詞「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,院子落葉跟我的思念厚厚一疊」。
更是化無形為有形,把濃厚的感情用著寂寥的環境給表達了出來。
毫無疑問,方文山是優秀的。
在方文山和周杰倫搭檔共贏時,他還凸顯了自己的寫作天賦。
2007年,方文山出版圖書《關于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》,收錄了他出道多年所創作的一百多首詩作 。
同年,他更是因創作歌曲《菊花台》入圍第十八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,以及第二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主題曲作詞人 。
無疑,此時的方文山,是極為優秀的。
他優秀到了什麼地步呢?
那就是全臺灣乃至全亞洲的人幾乎都知道,周杰倫離不開方文山。
要是沒有方文山,他周杰倫不會這麼成功。
事實上,這種認知也是對的。
要是沒有方文山,周杰倫不一定會這麼火。
畢竟他所有出圈的歌曲,幾乎都來自方文山。
當然,所有的出圈歌曲,自然也包括2008年方文山作詞的《青花瓷》。
一句「天青色等煙雨,而我在等你」。
周杰倫徹底爆火了。
自此,方文山也徹底封神。
六、
從「打工仔」搖身變為「金牌製作人」,方文山有能力開始實現他的夢想了。
2013年,抱著一鳴驚人的想法,他執導了電影《聽見下雨的聲音》。
但是誰知道,他執導電影的能力不行呢?
儘管他為了拍攝電影,考取了編導證,熟讀了百部群書。
但誠懇地說,他是真的沒有導演的天賦。
他的首部電影《聽見下雨的聲音》上映後,票房慘澹。
網友都建議他還是回去寫詞吧!
可能方文山也發現自己沒有天賦,之後便開始認真創作歌曲,再也沒有涉足電影。
但是誰會想到,作詞方文山卻有了一個無法超越的對手。
而這個對手就林夕。
那個時候,方文山背靠周杰倫,林夕背靠王菲。
方文山靠著歌曲《青花瓷》,《菊花台》拿獎。
林夕就握著歌曲《紅豆》,《十年》封神。
不過任兩人怎麼較勁,觀眾還是喜歡林夕多一點。
在他們看來,林夕的歌詞很有深意,總能從最普通的詞語中,看出最濃烈的感情。
而方文山相反,他的詞太過華麗,沒有內涵。
其實,無論是方文山還是林夕。
不可否認地,兩人都極其優秀。
有人認為方文山好,自然也有人認為他差。
有人覺得他的辭藻華麗但沒有內涵,也有人覺得他充滿中國風。
所以無論歌迷怎麼認為,怎麼看待方文山的詞。
那些成績和獎項都可以證明,方文山依然非常優秀。